为传统文化“塑像”,有形还要有神
来源:河北日报    时间:2023-09-01 07:33:51


(资料图)

今年七夕节,河南鲁山县一座“牛郎织女”雕塑揭幕。这座花费715万元打造的雕塑很快引发网友热议,有人吐槽其造型“太丑”,也有人质疑“700多万都花在了哪”。(综合央视网、鲁山融媒微信公众号等)

这些年,国家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,为此投入大量资源。这于我们所拥有的5000多年文明及其发展,是必要的,也是重要的。但是,投入资源不等于乱上项目,处处堆雕像、造景观,未必能够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缺乏实事求是的保护观念,缺乏对传统文化的真诚热爱,填进炉膛的可能就是一把虚火,一时红火、热闹,最终却只留下丑陋而昂贵的文化赝品,给公众添堵不说,还可能成为时代的疮疤,恶劣影响挥之难去。

公众为何对许多造价不菲的传统文化主题雕像或景观,感到厌恶而警惕?一个重要的原因,是难以接受这些辣眼睛的所谓“风景线”,对传统文化的内涵与象征,过分庸俗化粗鄙化的展现——这种有形无神的“塑像”,与其说是传承与弘扬,不如说是扭曲和损害。

我们生活的当下,与“七夕”“乞巧”等传统文化形成和普及的时代已相去甚远。我们对七夕文化依然眷恋和喜爱,只因从精神上高度认同这一文化形式中所蕴含的,追求生活天然质朴和爱情坚贞纯粹的价值观。反之,以“传统文化”或“文旅融合”张目,实则盘算中只有私利,那样的文化项目,任谁都会闻到一股“挂羊头卖狗肉”的俗不可耐的气息。

讲好中国传统文化中那些美好的故事,不能只靠堆砌文化元素和形象符号。把握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,以恰如其分的时代语言表达和传播,才是实事求是的做法。

也是在七夕节,笔者曾见到一个同样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小场景:当天,河北博物院的非遗会客厅里,多位中国传统纺织技艺的非遗传承人受邀与观众互动,其中,国家级非遗项目“威县土布纺织技艺”的代表性传承人陈爱国和高庆海夫妇,带着老观众回忆家乡的土布织造,领着小观众认识古老的纺织工具……两三代人将他们的织布机、纺线机围得密不透风,两位老师从说文解字讲到棉花来源,还拿出自己编写的关于河北土布织造历史的小册子,与观众深入交流。这样的展示与传播,对传承中国源远流长的纺织文化及其审美基因更有意义,也更有文化上的价值与贡献。

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被看见。但我们看见的,不该只有抽象的、呆板的塑像和景观。让传统文化的美与魂“活”在人们身边,形神兼备、悦目而怡神,才是真正的民生大工程。(刘采萍)

关注河北日报,了解更多权威资讯

关键词:

X 关闭

X 关闭